为响应党中央关于“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号召,7月8日上午,软件与大数据系“信”承华韵志愿服务队前往滨州市惠民县胡集镇卫生院,开展“洞察基层医疗,赋能乡村根基建设”主题实践活动。
在卫生院院长的带领下,服务队依次参观了门诊大厅、药房、远程诊疗中心等区域。院长重点介绍了卫生院的数字化转型:从过去村民看病“长途奔波找专家”,到如今通过远程诊疗系统与三甲医院专家“隔空问诊”;从纸质病历的繁琐管理,到电子健康档案实现诊疗信息实时共享。远程诊疗中心的投入使用,不仅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甲医院的诊断服务,更打破了城乡医疗资源壁垒——曾经只有城市居民能便捷获取优质医疗资源,如今通过科技赋能延伸至乡村,让“医疗共享”从理念变为现实,这正是“公平”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医疗领域的生动实践。
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智慧的结晶,体现着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对生命、健康的不断探索。参观过程中,服务队特别走访了中医诊室和理疗区。随着“中西医并重”理念在基层的深入推进,胡集镇卫生院近年来加强中医药服务建设,开设针灸、推拿、艾灸、拔罐等传统项目,凭借“简、便、验、廉”的优势吸引大量村民。这些贴近民生的服务,既传承了中医药文化,更以低成本、标本兼治的方式解决了村民健康领域的难题,让医疗服务真正做到“惠民”“便民”,有效缓解了基层群众“看病难、就医远”的困扰。
此次实践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基层医疗的变化,本质上是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社会建设的有力回应——通过完善医疗服务网络,有效缩小了城乡医疗差距,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为和谐社会建设注入稳定力量。基层医疗保障持续加强,健康乡村根基日益牢固,乡村振兴之路也走得更加踏实、更有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作为青年学子,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深耕专业所长,弘扬中医药文化,助力基层医疗数字化升级,让普惠便捷的医疗服务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温暖底色。(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承华韵志愿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