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2003年的沈阳东新药业有限公司,始终以"传承经典,智创未来"为发展理念,深耕中药现代化领域。作为东北地区颇具代表性的制药企业,公司依托长白山道地药材资源优势,构建起涵盖中药提取物研发、生产工艺优化及质量标准研究的完整技术体系。在即将召开的第90届全国药品交易会上,东新药业将重点展示其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领域的创新成果,这项核心技术既是企业发展的立身之本,也为传统中药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实践样本。
技术突破重塑产业价值
聚焦本届药交会的核心技术展示,东新药业的中药提取物研发团队揭开了传统工艺转型升级的创新密码。针对传统水煎煮工艺有效成分损失较大的痛点,企业首创超声波辅助动态逆流提取技术,将人参皂苷、黄芪甲苷等活性物质的提取效率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研发中心主任李芳博士介绍,该技术通过声波空化效应强化传质过程,使三七药材中皂苷类成分的转移率突破92%,较传统工艺提升近30%。这种突破不仅体现在实验室数据,沈阳某中医院临床观察显示,采用新工艺提取的丹参酮制剂在改善微循环障碍方面展现出更稳定的疗效。
质量体系铸就发展根基
在标准化建设方面,东新药业构建了独具特色的质量管控体系。企业斥资引进的指纹图谱分析系统,将药材溯源、过程监控与成品检验串联成完整的质控链条。在某次省级药品抽检中,企业生产的黄芩提取物连续三年关键指标零偏差,其制定的金银花提取物行业标准被收录进《辽宁省中药材标准》。这种对质量的极致追求,源于企业对中药现代化的深刻理解——技术副总王立军强调:"真正的现代化不是抛弃传统,而是用科学手段诠释本草智慧。"这种理念指导下,企业建立起涵盖142个关键控制点的生产管理体系,确保每批次产品都可追溯、可验证。
产学研融合开辟新路径
通过与沈阳药科大学共建"现代中药联合实验室",东新药业探索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在紫苏子油纳米乳化技术攻关中,校企团队历时18个月突破技术瓶颈,研发出稳定性提升5倍的新型制剂。这种开放式创新思维同样体现在人才培养方面,企业建立的"师徒传承+现代科研"双轨制培养机制,既保留了老一辈药师的经验智慧,又注入了年轻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正如参加药交会的技术代表所言:“我们正在走一条既要守住本草根脉,又要对接现代医学评价体系的特色发展道路。”
沈阳东新药业在中药现代化道路上的探索,为行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发展范式。从药材道地性研究到提取工艺革新,从质量标准建设到临床应用验证,企业始终保持着对传统医药的敬畏之心与科技创新魄力。这种"守正创新"的发展理念,在提升产品科技含量的同时,更彰显出中药企业的文化担当。当古老本草遇见现代科技,东新药业正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医药的现代化转型,既需要技术突围的勇气,更需要匠心传承的定力。这种平衡艺术,或许正是传统医药产业行稳致远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