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朝辉青衿探迹”河南省沿黄八市文化传承及高质量发展情况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

7月1日至7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博洽书院静2社区“大河朝晖 青衿探迹”河南省沿黄八市文化传承及高质量发展情况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为感悟黄河治理智慧、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服务流域发展,实践团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沿黄八市文化传承及高质量发展实地调研。

溯文明之源:在历史纵深中感悟黄河治理智慧与文明根脉

在黄河博物馆,参观流域地理、民族摇篮等7个展区,深入了解黄河生态、文明历程、治河演变及黄河治理存在的新问题;在黄河文化公园中,队员们凝望炎黄二帝塑像,感悟华夏文明,漫步治河历史长廊,聆听“千年治河”故事,体会“治黄为民”的初心传承与代代治河人的坚守;在黄河中下游分界碑前,队员们不仅直观地感受到黄河不同河段的特质,更深刻感悟黄河作为“文明之河”的厚重历史文化。

探水沙之律:在工程实景中解析技术驱动与系统治理之智

在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现场,团队成员目睹调水调沙时浊浪翻涌的壮阔场景,被工程背后的科技力量深深震撼,对枢纽工程在洛阳段实现精准调控、泥沙治理的核心技术有了深刻理解。在郑州桃花峪黄河中下游地理分界线,大家细致观察河床形态与水流特征,结合对三门峡、洛阳等上游城市水土保持和及开封、濮阳等下游城市防洪护岸工程的实地观察,了解了流域内差异化治理重点。在开封黑岗口黄河浮桥点位,团队结合汛期浮桥临时拆除的实际案例,围绕“跨河通道建设与防洪安全协同”“新乡、焦作等沿黄城市长效投资机制构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调研期间,实践团还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宣传活动,引导沿黄群众让法治精神融入日常水利治理实践。

守匠心之魂:在非遗传承中探寻财经密码与法治保障

队员们分赴沿黄八市特色文化点位:在开封博物馆、木版年画博物馆,学习汴绣与木版年画技艺,感受开封非遗文化魅力;走进洛阳三彩小镇张家彩窑,近距离观摩唐三彩烧制过程,与传承人交流技艺创新;在新乡、焦作等地走访传统手工艺作坊,了解地方非遗特色。团队还与木版年画传承人任鹤林、唐三彩传承人张二孬、汴绣传承人苗炜等深入交流匠心故事,探讨汴绣、木版年画、唐三彩等非遗产品在城市经济中转化路径,分析文化赋能沿黄八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可行模式。

实践队员在沿黄八市的调研中,了解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水利建设与文化传承等相关情况的同时,也在实地观察与感悟中尝试读懂黄河生态密码与文明根脉,深刻理解守护黄河安澜、推动黄河发展的时代意义。

(作者:“大河朝辉  青衿探迹”河南省沿黄八市文化传承及高质量发展情况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